中聯(lián)ZTC1100V763-2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(lián)ZTC1100V763-2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中聯(lián)重科 ZTC1100V763-2 是一款 110 噸級的汽車起重機,其起重性能表是吊裝作業(yè)中的核心指導文件。能否正確應用性能表,直接關系到作業(yè)的安全與效率。
下面我將通過幾個典型的工況案例,詳細說明如何應用 ZTC1100V763-2 的起重性能表。
案例一:主臂工況 - 設備廠房內(nèi)就位
場景描述: 需要將一臺重 30 噸的設備吊裝到廠房內(nèi)指定位置?,F(xiàn)場環(huán)境空曠,地面堅實。設備安裝基礎距離吊車中心約 14 米,廠房凈高 18 米,設備高度 4 米。
應用性能表的步驟:
- 確定工況: 此場景使用主臂即可完成,無需副臂。因此,查閱性能表中的 “主臂起重性能表”。
- 確定作業(yè)半徑: 作業(yè)半徑為 14 米。這是最關鍵參數(shù)之一。
- 確定臂長: 起升高度 = 廠房凈高 18 米 - 索具高度(約 2 米)+ 安全余量 ≈ 16 米。設備安裝高度約 2 米,因此吊鉤需要達到的高度約為 16 + 2 = 18 米。根據(jù)性能表旁邊的“主臂起升高度曲線圖”或臂長與角度關系,14 米半徑下,臂長約為 24-26 米即可滿足 18 米高度要求。我們選擇 26 米臂長 的工況表進行查詢。
- 查詢額定起重量:
- 在“主臂起重性能表”中,找到臂長 26 米 這一列。
- 在此列中,向下找到作業(yè)半徑 14 米 所在的行(通常性能表半徑是分段顯示的,可能需要查看 12-16米區(qū)間的數(shù)據(jù))。
- 查表得出,在 26 米臂長、14 米半徑下,ZTC1100V763-2 的額定起重量約為 34 噸。(注:此為示例值,請以實際性能表為準)。
結論與分析: 設備重量 30 噸 < 額定起重量 34 噸。因此,從起重能力上講,此方案是可行的。
安全要點:
- 考慮吊具重量: 實際吊裝總重量 = 設備重量 (30t) + 吊鉤、索具重量 (假設 1.5t) = 31.5t。31.5t 仍小于 34t,安全。
- 檢查是否超起配重: 性能表通常分為“基本臂+全配重”和“帶超起配重”等工況。此工況重量不大,使用全車標配配重即可。
- 地基檢查: 雖然地面堅實,仍需鋪設路基板,分散壓強。
案例二:主臂+副臂工況 - 高層建筑鋼結構吊裝
場景描述: 在城市商業(yè)區(qū)吊裝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構件。構件重 8 噸,需要吊裝至 50 米高度。由于周圍建筑密集,吊車中心距離安裝點水平距離(半徑)為 28 米。
應用性能表的步驟:
- 確定工況: 主臂最大長度可能不足以滿足 50 米高度和 28 米半徑的要求,必須使用 “主臂+副臂” 工況。查閱 “主臂+副臂起重性能表”。
- 確定臂長組合:
- 主臂全伸可能為 44.5 米左右(需查具體車型參數(shù))。
- 所需高度 50 米,主臂44.5米加上副臂可以滿足。通常副臂有多個角度(如 0°, 15°, 30°)。小角度副臂提供更大高度,但起重性能稍差。這里選擇 30° 副臂夾角,以平衡高度和性能。
- 假設主臂 44.5米 + 副臂 18.1米,總臂長約 62.6米。
- 確定作業(yè)半徑: 作業(yè)半徑為 28 米。
- 查詢額定起重量:
- 在“主臂+副臂性能表”中,找到對應的主臂長度、副臂長度和副臂夾角組合。
- 在該組合下,查找半徑 28 米 對應的額定起重量。假設查表結果為 9.5 噸。
結論與分析: 構件重量 8 噸 < 額定起重量 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