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聯(lián)ZTC700V552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(lián)ZTC700V552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探討一下中聯(lián)重科 ZTC700V552 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其《起重性能表》的具體應用案例。
首先,明確幾個關(guān)鍵點:
- ZTC700V552 基本參數(shù):這是一款70噸級的汽車吊,主臂最長44米,副臂最長15米,最大起重量70噸。
- 起重性能表的核心:它不是一個固定的數(shù)值,而是一個多維度的矩陣,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:吊臂長度、工作幅度(吊臂與重物的水平距離)、以及支腿工況(全支腿或半支腿)。任何起重作業(yè)前,都必須查閱對應的性能表。
- 安全原則:性能表中的數(shù)據(jù)通常已經(jīng)包含了吊鉤、索具等基本重量,并且是在堅實平整地面上的極限值。實際作業(yè)中必須留有安全余量,通常建議使用載荷不超過額定載荷的 75%-90%(視作業(yè)風險等級而定)。
應用案例場景分析
以下是三個典型的工況應用案例,展示如何查詢和使用性能表。
案例一:近距離、重物吊裝(典型工況)
- 場景描述:在工地卸貨區(qū),需要將一臺重 45噸 的設備從卡車上吊裝到旁邊10米遠的基礎(chǔ)位置上。地面堅實平整,可使用全支腿。
- 查詢步驟:
- 確定工況:使用全支腿,主臂不伸太長,因為作業(yè)距離很近。
- 估算幅度:設備在卡車上,吊車停穩(wěn)后,吊鉤中心到設備中心的水平距離(即幅度)大約為 6米。
- 查閱性能表(以全支腿、主臂較短時為例):
- 找到對應 6米 幅度的那一列。
- 查看不同臂長下的起重能力。例如,臂長在10.4米至18.5米范圍內(nèi),在6米幅度下的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65噸 左右。
- 決策與應用:
- 可行性判斷:65噸 > 45噸(重物重量),從性能表上看是允許的。
- 安全余量考慮:(45噸 / 65噸) ≈ 69%。這個比例在安全范圍內(nèi),但操作時需要平穩(wěn),因為已經(jīng)達到了額定能力的近70%。
- 實際操作:操作員會選擇較短的臂長(如12米左右),在6米幅度內(nèi)將設備吊起,回轉(zhuǎn)并趴桿,將設備放置到位。全程必須密切關(guān)注幅度變化,避免在吊重回轉(zhuǎn)時因離心力導致幅度無意增大,從而超載。
案例二:中遠距離、高處安裝(考驗吊臂性能)
- 場景描述:在廠房內(nèi)部,需要將一批鋼梁(單根最重 8噸)吊裝到離地面 25米 高的屋頂支架上。吊車可以停在廠房中央,鋼梁堆放點距離吊車約 15米。
- 查詢步驟:
- 確定工況:全支腿。此工況考驗的是吊臂的長度和幅度下的承載能力。
- 確定幅度和臂長:
- 幅度:至少為15米(到堆放點的距離)。
- 所需臂長:不僅要達到25米高度,還要考慮吊鉤和索具的高度。粗略估算,臂長至少需要
√(252 + 152) ≈ 29米。因此需要伸出較長的主臂。
- 查閱性能表(全支腿、長主臂工況):
- 找到臂長接近 29米 的行。
- 查看在 15米 幅度下的起重能力。例如,性能表可能顯示:臂長29.3米,幅度15米時,額定起重量為 9.5噸。
- 決策與應用:
- 可行性判斷:9.5噸 > 8噸,理論可行。
- 安全余量考慮:(8噸 / 9.5噸) ≈ 84%。這個余量對于高空、遠距離的精細安裝作業(yè)來說是比較緊張的。必須確保吊裝方案萬無一失,風速不能過大。
- 實際操作:操作員會非常緩慢地起鉤、變幅和回轉(zhuǎn),防止吊物晃動??赡苄枰孛嫒藛T牽引溜繩輔助定位。如果現(xiàn)場條件允許,應盡量減小幅度(比如將鋼梁提前運到離吊車更近的位置),以增大安全余量。例如,如果幅度能縮小到12米,同臂長下的起重能力可能會

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