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一STC350H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三一STC350H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探討一下三一STC350H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如何應用其起重性能表。這對于安全、高效地完成吊裝任務至關重要。
核心要點:理解性能表的關鍵參數(shù)
在查看任何案例之前,必須明白STC350H的性能表由以下幾個關鍵參數(shù)決定:
- 工作幅度: 吊臂回轉中心到吊鉤垂直下落點的水平距離。這是最核心的參數(shù)。
- 臂長: 主臂伸出的長度。
- 支腿工況: 全支腿(全方位)或半支腿(側方/后方)。STC350H通常按全支腿工況計算。
- 配重: STC350H的標準配重是10.8噸,加裝活動配重可提升性能,性能表會明確標注。
黃金法則: 在確定的臂長和工況下,工作幅度越大,額定起重量越小。
應用案例場景分析
我們假設一個典型的施工場景:一個工地上需要吊裝預制梁、鋼結構和水箱。
案例一:近距離、重物吊裝(例如:安裝預制梁)
場景描述: 將一塊重28噸的預制梁吊裝到距離起重機中心10米遠的基礎上?,F(xiàn)場空間開闊,起重機可以緊靠基礎停放。
應用性能表步驟: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
- 吊裝重量: 28噸(需加上吊鉤、索具重量,假設為0.5噸,總計約28.5噸)。
- 所需工作幅度: 約10米。
- 目標: 使用盡可能短的臂長,以獲得最大起重量。
- 查閱性能表(以STC350H全支腿10.8t配重為例):
- 查看 “主臂額定起重量表”。
- 首先找到 10.4米臂長 的工況(這是最短主臂工況之一)。
- 在10.4米臂長下,查看工作幅度10米對應的額定起重量。性能表顯示,在10米幅度下,起重量可能超過40噸。
- 結論: 28.5噸的負載遠低于額定值,作業(yè)非常安全??梢赃x擇10.4米或稍長的臂長,操作更靈活。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
要點: 對于重物,應優(yōu)先考慮最小工作幅度和最短臂長,這是起重機發(fā)揮最大能力的工況。
案例二:中遠距離、中重量吊裝(例如:安裝樓頂鋼結構)
場景描述: 將一捆重12噸的鋼構件吊裝到一棟在建樓房的樓頂,起重機中心到樓頂落點水平距離為18米,樓高約15米。
應用性能表步驟: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
- 吊裝重量: 12噸(含索具)。
- 所需工作幅度: 18米。
- 所需臂長: 不僅要覆蓋18米的水平距離,還要有足夠的高度。臂長至少需要 √(182 + 152) ≈ 23.4米,再加上吊鉤組等高度,選擇24米左右的主臂是合理的。
- 查閱性能表:
- 找到 24.2米臂長 的工況列。
- 橫向查看工作幅度18米對應的額定起重量。性能表顯示,此時額定起重量可能在14-15噸左右。
- 安全校驗: 12噸 < 14噸,且在安全范圍內。但需注意,如果現(xiàn)場有風或需要微幅回轉,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余量。
- 如果幅度增加到20米呢? 在24.2米臂下,20米幅度的起重量可能驟降至10噸左右,此時12噸的負載就嚴重超載,絕對禁止作業(yè)。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
要點: 此工況下,臂長和幅度的組合變得非常敏感。必須精確計算所需臂長,并確認在該幅度下的起重量是否滿足要求。“差一米,差噸級” 是常見情況。
案例三:遠距離、輕量吊裝(例如:安裝太陽能水箱)
- 場景描述: 將一個重2噸的不銹鋼水箱吊裝到30米高的屋頂,起重機受場地限制,最近只能停放在離安裝點25米遠的地方。
- 應用性能表步驟: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
- 吊裝重量: 2噸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

下載APP